找到相关内容907篇,用时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受蕴

    。出离是贪爱、出离受即贪爱相应受。这是约缘虑外境生贪爱的清净行相来说的。  总上五位七类共计二十七受,由四因建立,所以不减:(一)由所依故,建立第一位的六种,即约生起受的所依六根建立六受。(...的爱欲;于苦受未得的时候,有不愿会合的欲,已得时有乖离的欲:于舍受起不合离的非二欲。  诸论中又于苦乐两受里从所依根上分出忧受喜受,成为苦乐忧喜舍五受门。从苦乐中分出忧喜,根据《成唯识论》卷五所说有...

    正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548283.html
  • 唯识学三点伟大之处

    入此故,得法空忍,故能破,破非损减。如实义故,有非增益,无非损减,不减,善契中道。所立义中,正显依它、圆成,唯属表诠,破一法;然显依它、圆成,即是暗破我法。反之,所破义中,正显二空,空彼我法,...世界中,无法而造。”八识合而为一心,是人生宇宙的根本,这里包括了本识和转识两部分,为自性缘起及业感缘起所依。业有二义:一为作业――业用,此通于八识;二为造业,以意识为主的前六识才有。佛法中常说的“业由...

    唐仲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850419.html
  • 释解“本觉赞”

    尽未来际,不减净,一切恒   常不变。而佛性生生不息,在自然中有著一定的规律,这就是佛   法,就是真理。此犹如人的一生,虽经过无量的心路历程,但当   生命面临结束,要吐掉最后...圣洁无瑕,那是一种无罪无业、无善无   恶、没有思绪、起分别、不受任何束縳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   ,唱诵赞偈时,宜发自内心深处,虔诚礼赞,藉著悠远之音韵,   来引发自心契入上述之心灵境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1950468.html
  • 理则顿悟

    心就是佛。佛者,不减黄,不长不短,如《金刚经》所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透得这些理路,即和佛一般,以理治事,什么事放不下?以此理一照就放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么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得主?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  《金光明经》上说:“于大...

    虚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4754172.html
  • 再谈《心经》

    大不一样。其中几点,说来随缘共讨。  首先是五蕴与空的关系。开篇讲:“色异空,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后面却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净,不减。是故空中无色,...再谈《心经》  《心经》是大乘佛法的高度浓缩,是精华中的精华,真的理解其中奥秘绝不容易,真的证到其中境界更是不可思议。以前大德说,读六百部般若足以理解《心经》,读《心经》亦足以理解六百部般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4965823.html
  • 六师外道

    施、无与、无祭祀法、无善恶报、无有今生、亦无有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无众生”,曾与耆那教教主尼乾子一起修行。认为人的善恶、苦乐都是命中注定,在轮回中不减,待轮回时间尽了后即得解脱。此派学说否认...六师外道  古铎  在庄严隆重的皈依典礼中,每每会听到求皈依者慎重地发愿:“从今已往,称佛为师,更皈依邪魔外道”…“从今已往,称法为师,更皈依外道典籍” “从今已往,称僧为师,更皈依外道邪众...

    古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1466064.html
  • 华严宗 四种缘起说

    赖耶缘起之次,又有如来藏缘起也。  三、如来藏缘起,又作真如缘起。即赖耶缘起之所缘而生者。谓众生之生死流转、还灭涅槃,皆依含真如之如来藏佛性。即一味平等之真如,乃为无始无终不减之实体,为染净之缘所...教外,则各有一缘起对应之,其中:一、说业感缘起者,是小乘教也;二、说赖耶缘起者,是大乘始教也;三、说如来藏缘起者,是大乘终教也;四、说法界缘起者,是圆教也。何故独除顿教呢?乃因顿教为无相离言之宗,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52069377.html
  • 简介《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

    清净,怎么会分出二门来呢?起信论指出:真如守自性,忽然念起,名为无明。由于无明的妄念执著,从而生起生灭变化的森罗万象。因此,真如就有两方面的含义,即“不变”和“随缘”。  所谓“不变”,即不便的自性清净本性,不生不灭,不减,绝对平等,无有差别之相。  所谓“随缘”,即真如守自性,随顺无明而起生灭变化,显发出无限的差别现象。  起信论常以大海水作比喻,说犹如大海水一样,因为被风所吹而有波涛起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070474.html
  • 固安王龙金代陀罗尼经幢

    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柱上置盘状石雕一层,为八角形石帷幕,高24厘米,每面近底亦錾刻裥褶纹,角部浮雕狮首,联...面刻五行,四窄面每面刻四行,满行三十二字。因风雨剥蚀,相当一部分字迹已漫漶清。兹将部分经文移录如下: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曰  □□□□□□……  罗癙二十三戌驮野戌驮野二十四薺薺□尾秫弟...

    张晓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93470974.html
  • 得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所说不减净、不生不灭之义,初见首楞严定,不依文字,而以心印;如是渐渐习气转,了然一切法离自性,初见大圆镜智,一切法皆如镜上影像故平等,初见平等性智。但无明仍未破,离真正的见性(见不二之佛性...小弟一二句能说清。   最根本的差别:缘起性空从缘起角度解空,如中观所说,不常不断,有不无,自生他生,解诸法无自性,一切如幻可得。但终归还属意解,潜在执着仍未断尽。自觉一切法唯心所现,仍然颠倒...

    越尘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174531.html